新闻

返回上一页
教育传媒到校
2025年4月

教育传媒到校直击 侨港伍氏宗亲会伍时畅纪念学校 - 2025年4月

前瞻STEAM教育 造就未来创科精英


侨港伍氏宗亲会伍时畅纪念学校以「克勤自勉」为训,致力培育学生的全人发展。在STEAM教育方面,关倩芬校长强调跨课程结合,透过跨课协作、专题研习及动手实践等方式,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,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「WSC」精神,具备智慧(Wisdom)、仁爱(Sympathy)与勇气(Courage)的特质。凭借出色的教学成效,学校去年更荣获「十大杰出推动STEM学校」的荣誉。

跨科扣连知识 动手动脑学解难

学校以「动脑筋,动手做」为核心理念,透过三层教学架构培养学生科学知识与技能,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在第一层教学上,学校强调跨科协作,透过既定主题与各科知识扣连,以常识科为主导,将STEAM内容渗透至各科,完成专题研习作品。常识科主任邓嘉俊老师指,以「节能」为例,常识科教授环保的概念;电脑科则教授编程技巧、感应器制作;视艺科制作模拟家居模型;中英文科亦会配合教导汇报技巧。透过知识的串联,同学能够活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难题。

引入「资优十三式」 思维应用奠定基础

学校从常识科入手,引入「资优十三式」,教导学生应用思维技巧,如脑图等,从而培养批判和分析能力。在这个过程中,学生不仅掌握实验的技巧与基础,还为未来的实验技能和逻辑思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,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。同时,日常课堂中还设有跨课程的专题研习,指导学生应用探究方法,逐步提升他们的能力。例如,在「怀旧玩具翻身」专题研习中,四年级学生访问社区长者,了解旧日玩具的故事,并利用Scratch和Micro:bit等编程技巧,对怀旧玩具进行改良,为科技注入温度与人情味。

丰富学习旅程 提供实践机会

学校提供丰富的STEAM学习机会,让学生通过动手研习来探究知识,例如设计非常规的全班式多元智能课程,其中涵盖科学和科技的范畴,包括机械人课程和低年级不插电课程,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。此外,学校亦希望学生能将科学技能应用于社会服务,以STEAM Week为例,常识科安排了服务学习,联系幼稚园,让五年级学生担任小老师,教导幼稚园学生STEAM知识。这不仅让他们温故知新,还促进了学生的领导力和汇报能力,进一步促进个人发展。

发掘兴趣与潜能 拓宽创科学习视野

透过各种全班式的学习,学校能够发现学生在STEAM领域的兴趣与潜能,并随之安排STEAM课后兴趣小组,进行抽离式学习,例如Vex IQ和无人机足球等。这些小组由专攻科学和科技的老师带领,欢迎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,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。

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,学校会安排他们参加交流及比赛,以拓宽视野。例如,四年级学生参加大湾区交流团,了解国内在科技和天文领域的发展。在比赛方面,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,并提供支持,让他们有机会展示学习成果与才能。上学年,学校在短短一年内获得近200个STEAM类型的奖项,实现了重大突破。

早前,「小小科学家」拔尖计划的学生参加了「第二十六届『常识百搭』小学STEAM探究」比赛,凭借「洪」出没!智能挡水板和「我与洪水的距离」应用程式荣获杰出奖及优异奖,团队成员及老师更获邀参加电台直播,分享他们的感受。关校长指出,透过比赛,学生不仅实践同理心,还能训练组织能力、演说能力和团队精神。

培养资讯素养 正确使用科技

面对数码化新时代,学校致力于将资讯素养融入各科教学,特别以电脑科为核心,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科技的态度。各年级设有系统化课程,安排专题研习,帮助学生辨别网络资讯的真伪,并建立合法引用资料的意识。针对日益增多的网络诈骗,电脑科老师每周制作校园电视台短片,让学生了解网络陷阱,学会自我保护。学校亦重视家校合作,每月举办家长讲座,指导家长设定APP权限、监管子女的上网时间,并平衡护眼与学习需求。从课堂到家庭,全方位培养同学的资讯素养,建立安全、健康的资讯使用态度。

 

教育传媒

關倩芬校長 关倩芬校长
學校去年榮獲「十大傑出推動STEM學校」的榮譽 学校去年荣获「十大杰出推动STEM学校」的荣誉
學校以「動腦筋,動手做」為核心理念 学校以「动脑筋,动手做」为核心理念
安排STEAM課後興趣小組,進行抽離式學習 安排STEAM课后兴趣小组,进行抽离式学习
學校提供豐富的STEAM學習機會 学校提供丰富的STEAM学习机会
學校會安排他們參加交流及比賽, 以拓寬視野 学校会安排他们参加交流及比赛, 以拓宽视野
同學榮獲STEAM比賽傑出獎及優異獎 同学荣获STEAM比赛杰出奖及优异奖
校舍外觀 校舍外观
返回上一页